怎么避免得疱疹性咽峡炎
发布于 2025/09/03 16:57
发布于 2025/09/03 16:57
避免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患者、增强免疫力、定期消毒物品、接种疫苗等方式预防。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
勤洗手是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重要措施,尤其在进食前、如厕后或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肠道病毒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手部沾染病毒后接触口鼻易导致感染。家长需帮助儿童养成正确洗手习惯,必要时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辅助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应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减少近距离接触。儿童聚集场所如幼儿园出现病例时,家长需及时隔离患儿,并对密切接触者观察7-10天。患者使用过的玩具、餐具需煮沸或紫外线消毒。
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提升机体抵抗力。日常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免疫力较低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更需注意防护,避免过度疲劳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肠道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较长时间,对儿童常接触的玩具、门把手、桌面等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餐具、奶瓶等应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物需用60℃以上热水浸泡清洗,阳光暴晒有助于杀灭病毒。
目前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由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疱疹性咽峡炎,适用于6月龄-5岁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程序为间隔1个月接种2剂,保护效力可持续2年以上。但该疫苗不能预防其他型别肠道病毒感染,仍需结合其他防护措施。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需综合采取防护措施,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持续高热、拒食、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家长需及时就医。患病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溃疡疼痛。恢复期患者仍可能排毒,须继续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