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小儿佝偻病

发布于 2025/09/05 08:38

预防小儿佝偻病可通过保证充足维生素D摄入、适当晒太阳、合理添加辅食、定期监测生长发育、避免过早负重活动等方式实现。佝偻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引起,表现为骨骼软化、方颅、鸡胸等症状。

1、维生素D补充

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生后需每日补充维生素D滴剂,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或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剂量需遵医嘱。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若奶量充足可减少补充量。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在医生指导下增加剂量。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预防骨骼矿化障碍。

2、日光照射

家长需每日带婴幼儿进行户外活动,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阳光温和时段,暴露面部和四肢皮肤5-30分钟。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合成内源性维生素D,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夏季应做好防晒措施。阴雨季节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辅食添加

6个月后及时添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辅食,如强化铁米粉、蛋黄、西蓝花、豆腐等。1岁后可逐步引入乳制品、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等食物。家长需注意膳食均衡,避免偏食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烹调时适当添加植物油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4、生长监测

定期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记录生长曲线变化。发现囟门延迟闭合、出牙迟缓、肋缘外翻等异常体征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早产儿、双胞胎或冬季出生婴儿应增加随访频率,必要时进行骨骼X线评估。

5、运动保护

避免让12个月内婴儿过早练习站立或行走,减少下肢骨骼负重。学步期儿童应选择软底学步鞋,控制每日行走时间。鼓励进行爬行、翻身等非负重运动,促进肌肉协调发育。若已出现O型腿或X型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矫正支具。

家长需注意保持儿童规律作息,保证每日睡眠时间。冬季或日照不足地区可咨询医生后适当增加维生素D补充剂。哺乳期母亲也应保证充足钙和维生素D摄入。如发现儿童有多汗、夜惊、烦躁等早期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避免病情进展为严重骨骼畸形。日常护理中注意观察儿童动作发育里程碑,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