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痢疾样大便
发布于 2025/09/16 11:44
发布于 2025/09/16 11:44
痢疾样大便是指粪便性状类似细菌性痢疾的异常排便表现,通常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及排便次数增多。可能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肿瘤等因素有关。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粪便呈黏液脓血状,伴随腹痛、发热。需进行粪便培养确诊,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诺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同时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
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导致,粪便呈果酱样脓血便,右下腹痛明显。确诊需粪便镜检找阿米巴滋养体,治疗常用甲硝唑片、替硝唑胶囊、双碘喹啉片等药物。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黏液脓血便反复发作,可能伴随关节痛、虹膜炎。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弥漫性充血糜烂,治疗需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肠易激综合征为功能性肠病,应激后可出现黏液便但无脓血,排便后腹痛缓解。治疗以调节肠道功能为主,可用匹维溴铵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药物。
结肠癌或直肠癌可能导致黏液血便,伴随排便习惯改变、消瘦。肠镜及病理检查可确诊,早期需手术切除,晚期可结合卡培他滨片、奥沙利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出现痢疾样大便需记录排便频率、性状变化,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若伴随高热、持续血便或体重下降,应立即就医完善粪便常规、肠镜等检查。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饭前便后规范洗手,肠道感染者需隔离餐具防止交叉传播。
上一篇 : 肚子响放屁多怎么回事啊
下一篇 : 无痛肠胃镜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