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9/22 11:26
发布于 2025/09/22 11:26
癌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暴露、不良生活习惯、慢性炎症及免疫异常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主要诱因包括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家族遗传史以及机体免疫功能失调等。
部分癌症与特定基因突变相关,如BRCA1/2基因突变显著增加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林奇综合征患者因错配修复基因缺陷更易发生结直肠癌。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肿瘤筛查,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奥拉帕利片、尼拉帕利胶囊等靶向药物预防。
长期接触苯并芘、砷化物等化学致癌物可诱发肺癌和膀胱癌。石棉暴露与间皮瘤明确相关,电离辐射则可能引发甲状腺癌和白血病。职业防护中建议使用N95口罩、防护服等装备,高危人群可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吸烟可导致肺癌、喉癌等恶性肿瘤,其烟雾中含70余种致癌物。酗酒与肝癌、食管癌发病相关,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损伤DNA。高盐腌制食品增加胃癌风险,建议戒烟限酒并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胃炎可能进展为胃癌,乙肝病毒持续感染是肝癌主要诱因。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密切相关,可通过接种九价HPV疫苗预防。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定期肠镜监测异型增生。
艾滋病患者因CD4+T细胞缺失易患卡波西肉瘤,器官移植后使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可能诱发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炎症状态会增加淋巴造血系统肿瘤风险,需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
预防癌症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及控制体重。避免过度日晒和接触致癌物质,高危职业做好防护措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HPV疫苗,慢性感染者应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根据指南进行肿瘤筛查,发现异常症状尽早就医。保持乐观心态和良好睡眠有助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上一篇 : 化疗副作用多久能恢复正常
下一篇 : 大便出鲜血是直肠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