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心脏起搏器的危害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9/26 07:37

安装心脏起搏器可能存在感染、出血、电极脱位、起搏器功能障碍及静脉血栓等风险。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心动过缓的有效手段,但手术及术后管理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

1、感染

手术切口或起搏器囊袋可能发生局部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或发热。严重时可引发心内膜炎,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控制感染,必要时需取出起搏器。

2、出血

术中血管穿刺或术后抗凝治疗可能导致皮下血肿或胸腔出血。轻度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严重出血需手术探查。术后需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过量。

3、电极脱位

起搏器电极可能因体位变动或心脏收缩发生移位,导致起搏失效。患者术后需限制上肢活动1-2周,若出现心悸或晕厥需立即复查,必要时行电极复位术。

4、起搏器功能障碍

电池耗竭、电路故障或电磁干扰可能导致起搏异常。患者需定期检测起搏器工作状态,避免接触强磁场设备如核磁共振仪,更换电池周期通常为5-10年。

5、静脉血栓

电极导线长期留置可能引发锁骨下静脉血栓,表现为上肢肿胀。可遵医嘱使用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片抗凝治疗,必要时行静脉溶栓或取栓手术。

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定期随访检查起搏器参数。出现胸闷、持续发热或伤口渗液时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远离高压电设备,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确保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能快速获取医疗信息。均衡饮食有助于伤口愈合,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但需控制钠盐摄入以减轻心脏负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心血管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