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谨慎“裸辞”

发布于 2011-10-03 07:55

  “裸辞”,顾名思义,什么都不要,洒脱辞职,也不找下一份工作。在许多打工一族看来,是一种冒险而又带劲儿的事情。因而“裸辞”也被评选为“2010年十大职场热词”之一。

  心理专家认为,冲动辞职对自身发展非常不利。通常来说,离职后3个月内是重新就业的黄金时期,3个月后未找到工作,会产生明显焦虑情绪;超过6个月,基本就已达到心理承受的极限,很多问题会迸发。因此“裸辞”需要理性对待,否则就可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不利。

  职场人士应理性判断自己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不要因为一时情绪低落而影响工作。每到不如意的时候产生辞职不干的想法也是职场中人常常面对的一个心理矛盾。事实上每一个人在辞职前后的心理是让人困扰的。大部分人辞职不干的想法都是一种冲动和非理性的心理行为。

  因此面对辞职的想法,必须学会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在日常职场生活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和持有宽容的平常心,是避免产生冲动和不理性的辞职意念的有效方法。辞职要在明确的职业规划指导下进行,并具备足够的职业竞争力和适应新环境的心态。否则面对看不到头的待业期时,受焦虑、自卑的情绪影响盲目求职,容易走入职业发展的死胡同。

  对大部分人来说,“裸辞”只是暂时逃避压力的方法,最终还是要回归职场。因此情绪激动时,尽量不要着急做出重大决定,最好先有深入思考。比如,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规划,好好利用这段职业空白期,在调节身心的同时,深度思考自己长远的职业发展,做好再出发的准备,以免在将来再次遭遇身心俱疲的困惑。

  而据心理专家分析,“裸辞”人群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大学毕业的新人,他们没有在工作中积累实力,含金量不够,“裸辞”会增大就业难度,存在更大的职业选择风险,弊大于利。

  第二类是有过三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人群,这部分人“裸辞”主要是受情绪影响,因为盲目乐观心理存在,再加上对就业市场认识不完善、对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认知不够,辞职之后很容易发现找到的工作还不如上一份,从而降低期望值,影响求职心理。

  第三类是有过五年以上职场工作经历的人,他们的需求无非是加薪、晋职和实现价值,这部分人群职业硬实力已经体现,对自身竞争力了解透彻,因此辞职前会客观分析自己竞争力在哪方面,尽量避免转型式跳槽,未来职业发展是不错的。

  总体来说,有些职场人士选择“裸辞”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也有些是内外矛盾刺激下的冲动。“裸辞”利好的一面是可以脱离当前的压力状态,摆脱束缚,给心情放假,对身心健康有帮助。不利的一面是,当度过一个月或几个月的“蜜月期”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会骤增,如经济压力、家庭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与痛苦等。另外,一个习惯了群体和团队生活的人突然间变成“独行侠”,缺少社会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

  详情可登录职场专题http://lady.fh21.com.cn/zc/。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措施

回答: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方法包括优化用药方案、增强健康教育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帮助管理药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漏服、误服药物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1优化用药方案 老年...

Q
吃空心菜可以减肥吗

回答:吃空心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肥,因为空心菜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蔬菜,能够增加饱腹感并改善肠道健康,但仅依靠空心菜并不能彻底实现减肥目标,还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接下来详...

Q
为什么割阑尾会暴瘦

回答:割阑尾后出现暴瘦的情况可能与术后饮食改变、消化系统功能影响、创伤恢复及潜在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咨询 1、术后饮食改变 割阑尾手术后,许多人需要调...

Q
肝切除后能活多久

回答:肝切除后能活多久取决于患者的肝脏功能状态、手术成功率、术后护理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通常情况下,如果手术成功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许多人能够长期生存并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1、肝切...

Q
神经性贪食症怎么治

回答:神经性贪食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进行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治疗计划是关键,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核心方法...

Q
大动脉炎怎么得上的

回答:大动脉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其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常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需结合药物治疗、手术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等多种方法...

Q
耳朵里和耳后根痛是什么原因

回答:耳朵里和耳后根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耳部感染、神经性疾病、外伤或邻近部位炎症等。根据具体病因,可通过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进行治疗,需警惕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1、耳部感...

Q
近视眼需要一直戴眼镜吗

回答:近视眼不一定需要一直戴眼镜,具体情况取决于近视度数、用眼需求以及生活场景。正确的佩戴方法能够保护视力,而非必要时摘下眼镜也未必会直接加重近视。 1什么时候需要戴眼镜? 若近视度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