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手术后可能出现伤口感染、面神经损伤、眩晕、电极移位、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手段,但手术涉及内耳及神经结构,可能引发相关风险。
1、伤口感染
术后切口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局部红肿、渗液或发热。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引起,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严重者需清创处理。患者应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抓挠。
2、面神经损伤
手术中可能触及面神经导致暂时性面瘫,表现为口角歪斜、闭眼困难。多数患者3-6个月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配合面部肌肉康复训练。
3、眩晕
内耳前庭受刺激可能引发持续数天的头晕、恶心,与淋巴液扰动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地芬尼多片改善微循环,卧床时避免突然转头,症状通常2周内逐渐缓解。
4、电极移位
植入电极位置异常可能导致听觉效果下降或异常声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轻微移位可通过调试程序适应,完全脱位需二次手术复位。术后1个月内应限制剧烈运动。
5、脑脊液漏
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持续清亮耳漏或头痛,与内耳导水管损伤有关。确诊后需绝对卧床,必要时行腰椎穿刺引流或手术修补,避免引发颅内感染。
术后应定期复查听力及设备功能,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的活动。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头痛或听力骤降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促进神经修复,康复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患者行为变化,及时反馈异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