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牙脱位一般能恢复,具体恢复情况与牙齿损伤程度、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创伤性牙脱位通常由外力撞击、跌倒碰撞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复位固定、根管治疗、牙周夹板固定等方式治疗。
1、复位固定
完全脱位的牙齿若在30分钟内重新植入牙槽窝,成功率较高。医生会先清洁牙齿表面污染物,用生理盐水冲洗牙槽窝,再将牙齿轻柔复位。复位后需拍摄X线片确认位置,并用弹性纤维夹板固定2-4周。固定期间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定期复查牙髓活力。
2、根管治疗
脱位超过2小时的恒牙通常需在复位后7-10天进行根管治疗。因牙周膜细胞坏死会导致牙根吸收,根管治疗能清除坏死牙髓,用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根管抑制吸收。常见药物包括根管预备器械套装、氢氧化钙糊剂、牙胶尖等,需由口腔内科医生规范操作。
3、牙周夹板固定
部分脱位或嵌入性脱位的牙齿需使用钛合金牙周夹板固定3-4周。夹板通过酸蚀粘结技术固定在邻牙上,保持患牙稳定性。固定期间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避免进食粘性食物。拆除夹板后需进行牙周检查,评估牙龈附着情况。
4、牙髓活力测试
脱位后1年内需每3个月进行牙髓电活力测试。年轻恒牙可能发生牙髓钙化,表现为测试无反应但X线显示根尖闭合。成年恒牙若测试无反应需及时根管治疗。测试使用数字化牙髓活力仪,配合冷热刺激法综合判断。
5、长期随访观察
脱位牙存活5年以上概率约60%,需每年拍摄根尖片监测牙根吸收情况。儿童患者需观察恒牙萌出是否受阻,成人需注意邻牙移位风险。若出现牙冠变色、叩痛或牙龈瘘管,提示牙髓坏死需及时处理。严重牙根吸收者可能需拔牙后种植修复。
创伤性牙脱位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牛奶浸泡牙齿,避免干燥保存。就医途中可将牙齿含在舌下保持湿润,但儿童需防止误吞。固定期间选择软质食物,用儿童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恢复后避免参加剧烈运动,运动时佩戴定制牙托防护。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牙根吸收或牙周病变,建议每6个月到口腔外科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