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间隙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消炎。牙间隙感染通常由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引起,可能伴随牙龈肿痛、局部化脓、发热等症状。
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适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牙间隙感染,该药物为青霉素类复方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口腔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2、头孢克肟分散片
头孢克肟分散片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可用于治疗由革兰阴性菌导致的牙间隙感染,能缓解牙龈红肿、颌面部肿胀等症状。用药后需观察是否出现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饮酒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3、甲硝唑片
甲硝唑片对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牙间隙炎症效果显著,常与抗生素联用治疗伴有腐败性口臭的化脓性感染。服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金属味觉等副作用,妊娠期妇女及血液疾病患者慎用。
4、布洛芬缓释胶囊
布洛芬缓释胶囊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牙间隙感染引发的疼痛和发热,适用于中度疼痛的对症处理。胃肠道溃疡患者禁用,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5、对乙酰氨基酚片
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用于不耐受布洛芬患者的镇痛退热治疗,对牙间隙感染导致的低热和钝痛有改善作用。超剂量服用可能导致肝损伤,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牙间隙感染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3-4次,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等,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出现张口受限、持续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感染控制后需处理原发病灶如补牙、拔牙等。用药期间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