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线棒通常是一次性使用的口腔清洁工具,重复使用可能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牙线棒的设计初衷是为单次清洁提供便利,其材质多为塑料与尼龙线组合,物理结构在清洁牙缝后容易残留食物残渣和细菌。使用后若未经严格消毒再次使用,可能将口腔细菌重新带入牙缝,甚至导致牙龈炎症。部分牙线棒带有弹性手柄或特殊弧度,多次弯折可能影响清洁效果。从卫生角度考虑,口腔科医生普遍建议每次使用后丢弃牙线棒。
极少数情况下,有人会对牙线棒进行高温煮沸或医用消毒液浸泡后重复使用,但这可能破坏尼龙线的韧性,导致清洁时断裂残留。消毒不彻底仍存在微生物污染风险,且反复消毒的时间与经济成本往往超过直接更换新牙线棒。对于正畸患者等特殊人群,重复使用变形的牙线棒还可能损伤托槽或牙龈。
日常口腔护理建议选择独立包装的牙线棒,使用后及时丢弃。若需环保替代方案,可考虑可冲洗牙线盒配合可降解牙线。出现牙龈出血或牙齿敏感时,应暂停使用牙线棒并就医检查。养成餐后清洁习惯的同时,每3-6个月需进行专业口腔检查与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