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槽牙牙龈肿痛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冷敷缓解、使用药物、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上槽牙牙龈肿痛通常由食物嵌塞、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
上槽牙牙龈肿痛可能与食物残渣堆积刺激牙龈有关。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避免用力刷牙损伤牙龈。饭后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重复进行口腔清洁可缓解轻度肿痛。
2、冷敷缓解
冷敷能帮助减轻牙龈肿胀和疼痛。将冰块包裹在干净毛巾中,敷于患侧面部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
3、使用药物
牙龈肿痛若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甲硝唑片针对厌氧菌感染,阿莫西林胶囊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4、调整饮食
避免食用过硬、过烫或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牙龈修复,可食用猕猴桃、西蓝花等。避免用患侧咀嚼,减少对肿痛牙龈的机械刺激。
5、及时就医
持续肿痛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脓液渗出时,可能与牙周脓肿、根尖周炎等疾病有关。需口腔科医生进行牙周探诊、X线检查等明确诊断。重度感染可能需根管治疗或切开引流,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骨质破坏。
日常应注意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每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戒烟限酒,控制血糖有助于预防牙龈疾病。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等早期症状时应及时干预,避免发展为严重牙周病。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需重视口腔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