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凹陷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乳腺导管缩短、炎症、外伤或肿瘤等因素引起。乳头凹陷主要表现为乳头内陷于乳晕平面以下,可能伴有局部疼痛或分泌物。
1、先天性发育异常
部分人群因乳腺导管和纤维组织发育异常导致乳头未正常凸起,此类情况多为双侧对称性凹陷。青春期前通常无须干预,若影响哺乳或清洁可考虑手术矫正。日常需保持局部干燥,穿戴宽松内衣减少摩擦刺激。
2、乳腺导管缩短
乳腺导管周围结缔组织挛缩牵拉乳头向内凹陷,常见于哺乳期女性。可能与反复乳腺炎或不当哺乳方式有关,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头回缩。急性期可热敷缓解,持续不愈需通过乳头牵引器或松解术治疗。
3、炎症因素
乳腺炎或乳晕周围脓肿可能导致组织粘连牵拉乳头。多伴随红肿热痛症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脓肿形成则需切开引流。炎症消退后部分患者凹陷自行改善。
4、外伤或手术
乳房外伤、活检手术或不当穿刺可能破坏乳头支撑结构。瘢痕挛缩会导致继发性凹陷,常伴有局部皮肤质地改变。早期可通过硅胶贴片抑制瘢痕增生,严重者需手术重建乳头外观。
5、肿瘤性病变
乳腺癌或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能因肿瘤牵拉导致乳头凹陷,多伴随血性溢液或皮肤橘皮样改变。需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确诊后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术。
轻度乳头凹陷可通过每日手法牵拉改善,哺乳期女性需注意正确衔乳姿势避免穿戴过紧内衣。若凹陷突然加重、伴随疼痛或分泌物,应及时进行乳腺专科检查排除肿瘤。术后患者需定期随访观察乳头血运,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