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凹陷是指乳头向内凹陷在乳晕内或低于乳晕平面的一种常见乳房形态异常,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病理因素引起。
1、先天性发育异常
胚胎期乳腺导管发育不全可能导致乳头基底组织纤维化,使乳头无法正常外凸。此类情况多为双侧对称性凹陷,青春期后可能加重,通常不伴随疼痛或分泌物。轻度凹陷可通过手法牵拉训练改善,严重者需考虑手术矫正如乳头成形术。
2、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慢性炎症可导致导管周围纤维组织挛缩,牵拉乳头内陷。多表现为单侧凹陷伴黄色黏稠溢液,可能触及乳晕下条索状肿块。需行乳腺超声排除肿瘤,治疗可选用乳管冲洗联合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顽固病例需行病变导管切除术。
3、乳腺癌浸润
肿瘤侵犯Cooper韧带或乳管系统时,可造成乳头进行性内陷。特征性表现为单侧凹陷伴皮肤橘皮样改变、血性溢液及无痛性肿块。确诊需乳腺钼靶联合病理活检,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配合化疗药物如紫杉醇注射液。
4、乳房外伤或手术
乳房锐器伤、烧伤后瘢痕挛缩,或乳房缩小术等医源性操作可能破坏乳头支撑结构。此类凹陷多伴有明显瘢痕组织,需通过瘢痕松解术或脂肪移植修复,术后需持续使用硅酮凝胶预防瘢痕增生。
5、哺乳相关炎症
急性乳腺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乳腺脓肿,后期纤维化牵拉乳头。表现为哺乳期突发红肿热痛后遗留凹陷,可能伴导管堵塞。急性期需用青霉素V钾片抗感染,已形成凹陷者可尝试真空吸引装置矫正。
建议每日清洁乳房后轻柔提拉乳头,避免穿戴过紧内衣。哺乳期女性需保持正确衔乳姿势预防损伤,发现乳头形态突然改变或伴随溢液、肿块时,应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先天性凹陷者青春期前开始干预效果更佳,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