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鼻矫正主要适用于鼻部长度不足、鼻尖低平或鼻小柱过短等先天性或后天性鼻部畸形患者。常见适应症状包括鼻翼基底过宽、鼻尖上旋、鼻孔外露明显、鼻部比例失调等。
1、鼻部长度不足
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的鼻骨及软骨发育不全,表现为鼻梁至鼻尖距离明显短于面部比例标准。此类患者可能伴随鼻中隔偏曲或鼻阀狭窄,需通过延长鼻中隔、植入肋软骨等手术改善。术后需避免挤压鼻部,防止移植物移位。
2、鼻尖低平
因鼻翼软骨支撑力不足导致的鼻尖塌陷,常与短鼻畸形合并存在。表现为鼻尖旋转角度过大、鼻唇角过锐。可通过鼻尖移植物植入或软骨重塑术矫正,术中需注意保留鼻尖血供。术后早期可能出现肿胀,需保持头部抬高体位。
3、鼻小柱过短
鼻小柱长度不足导致鼻孔外露过多,多与上颌骨发育不良相关。常见于唇腭裂修复术后患者,需通过鼻槛重建或软骨移植延长。手术可能涉及口腔内切口,术后需加强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4、鼻翼基底过宽
鼻翼与面部连接处宽度超过内眦间距,多合并鼻孔横径过大。可通过鼻翼基底切除术缩窄,术中需精确控制切除量以防鼻孔变形。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鼻塞,需避免用力擤鼻。
5、外伤性短鼻
鼻部撞击或烧伤后瘢痕挛缩导致的鼻长度缩短,常伴有鼻部皮肤弹性下降。需先松解瘢痕组织再行延长术,严重者需配合皮肤扩张治疗。术后需定期随访观察皮肤血运情况。
短鼻矫正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及戴框架眼镜。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促进伤口愈合。术后1个月内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增加鼻部压力的活动,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如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伤口渗液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