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管息肉通常可以不手术,但需根据息肉大小、症状及病理性质综合评估。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观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切除等。
1、定期观察
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宫颈管息肉可暂不处理,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或阴道镜。观察期间需注意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变化,若出现上述表现需及时干预。
2、药物治疗
伴有炎症的息肉可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如保妇康栓、康妇消炎栓等局部用药,或口服妇科千金片调节内分泌。药物治疗适用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需配合复查评估效果。
3、物理治疗
激光、冷冻等物理方法适用于带蒂息肉,通过门诊操作即可完成。治疗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该方法对周围组织损伤小,但存在复发可能。
4、手术切除
对于直径超过1厘米、反复出血或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的息肉,建议行宫腔镜下电切术。该手术能完整切除病灶,术中出血少,术后需预防感染并送检病理明确性质。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息肉与湿热瘀结有关,可配合使用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等方剂调理体质。需注意中药疗程较长,应定期复查评估疗效,避免延误手术治疗时机。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频繁阴道冲洗。同房时注意动作轻柔,减少宫颈机械刺激。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40岁以上女性需加强筛查。若出现经期延长、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备孕女性发现息肉建议孕前处理。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复查,警惕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