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缝确实容易发生龋齿。龋齿的发生与牙缝清洁难度大、食物残渣滞留等因素有关,主要诱因包括牙缝清洁不彻底、邻面釉质薄弱、高糖饮食、唾液分泌减少以及牙列不齐等。
1、牙缝清洁不彻底
牙缝区域因牙刷难以完全触及,容易堆积牙菌斑。长期滞留的菌斑会分解食物残渣产酸,腐蚀牙釉质形成邻面龋。建议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辅助清洁,并定期进行专业洁牙。
2、邻面釉质薄弱
牙齿邻接面釉质厚度较咬合面薄,抗酸蚀能力较弱。当口腔pH值持续低于5.5时,该区域更易脱矿。可使用含氟牙膏增强釉质抗龋能力,必要时进行窝沟封闭。
3、高糖饮食
频繁摄入蔗糖、碳酸饮料等会为致龋菌提供代谢底物,加速牙缝区域脱矿。建议减少餐间零食,进食后及时漱口,用木糖醇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中和酸性环境。
4、唾液分泌减少
唾液具有冲刷牙面和再矿化作用。干燥综合征、药物副作用等导致唾液减少时,牙缝更易发生龋坏。可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夜间使用含氟漱口水。
5、牙列不齐
牙齿拥挤或错位会形成更多不易清洁的隐蔽牙缝。正畸治疗可改善牙列排列,对于无法矫正的病例,需加强局部清洁并使用冲牙器辅助维护。
预防牙缝龋齿需建立每日使用牙线的习惯,每半年接受一次口腔检查。选择含氟化亚锡或单氟磷酸钠的防龋牙膏,避免用牙签剔牙以免损伤牙龈。对于已形成的邻面龋,早期可通过渗透树脂修复,中深度龋坏需采用复合树脂或嵌体修复。同时控制每日糖分摄入总量,将甜食集中在正餐时段食用,餐后咀嚼含磷酸钙的口腔护理糖有助于再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