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需注意创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等事项,禁忌症包括凝血功能障碍、急性感染期、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吸烟、剧烈运动,48小时内进食温凉软食,72小时内避免用患侧咀嚼。禁忌拔牙的情况主要有未控制的血液病、急性口腔炎症、妊娠期前三个月及后三个月、恶性肿瘤放疗区域等。
拔牙后创口护理是首要事项,需咬紧棉球30-40分钟止血,24小时内禁止刷牙漱口以防血凝块脱落。术后48小时可开始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避免使用含酒精漱口水。饮食上应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蒸蛋、豆腐等,避免过热、辛辣、坚硬食物刺激创面。活动方面建议静卧休息24小时,一周内避免游泳、健身等剧烈运动,防止创口出血或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牙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包括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疾病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急性口腔感染如牙龈脓肿、急性根尖周炎时拔牙可能引起感染扩散,需先控制炎症。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时应激反应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律失常,需在心电监护下谨慎操作。妊娠期前三个月拔牙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后三个月可能诱发早产,必要时应选择孕中期在产科医生监护下进行。头颈部放疗区域拔牙可能诱发放射性骨坏死,需放疗结束6个月后经专科评估再决定。
拔牙后应保持口腔清洁但避免过度刺激创面,术后3天可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血压。术后一周内避免乘坐飞机或高原旅行,防止气压变化影响创口愈合。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经医生评估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修复缺牙建议在拔牙后2-3个月进行,骨量不足者可考虑植骨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