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皱可选择的注射方式主要有肉毒毒素注射、透明质酸填充、胶原蛋白填充、聚左旋乳酸注射、自体脂肪移植等。具体选择需根据皱纹类型、皮肤状态及个体需求综合评估。
1、肉毒毒素注射
肉毒毒素通过阻断神经肌肉信号传导改善动态皱纹,适用于额纹、眉间纹、鱼尾纹等表情纹。常见产品有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用B型肉毒毒素。注射后3-7天起效,维持时间4-6个月。可能出现暂时性表情僵硬或局部淤青,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控制剂量与层次。
2、透明质酸填充
透明质酸通过物理填充作用改善静态皱纹,适用于鼻唇沟、木偶纹等容积缺失型皱纹。常见产品有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即刻见效且生物相容性好,维持时间6-18个月。过量注射可能导致丁达尔效应,需分层精准注射。
3、胶原蛋白填充
胶原蛋白可补充真皮层支撑结构,适用于浅表细纹及皮肤质地改善。常见产品有注射用胶原蛋白植入剂。需提前进行皮试,维持时间3-6个月。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更适合皮肤敏感度低且追求自然质感的人群。
4、聚左旋乳酸注射
聚左旋乳酸通过刺激胶原新生渐进式改善皱纹,适用于中面部容积流失及深层皱纹。常见产品有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需多次治疗,效果在3-6个月后逐渐显现,维持时间可达2年。需严格掌握注射层次以避免结节形成。
5、自体脂肪移植
自体脂肪通过移植自身脂肪细胞实现长期填充,适用于大面积面部凹陷及深度皱纹。需先进行吸脂提纯再注射,存活率30-70%,效果持久但需多次手术。可能出现钙化、吸收不均等问题,对医生技术经验要求较高。
选择除皱注射前需经专业医生评估皱纹成因与皮肤状态,动态纹优先考虑肉毒毒素,静态纹可选择透明质酸或胶原蛋白。联合治疗时需间隔2-4周。术后24小时内避免局部按压或高温环境,一周内禁烟酒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并根据效果调整维护方案,避免短期内重复过量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