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毛囊炎是怎么得的

发布时间:2025-05-10 06:54:23

毛囊炎在中医理论中多因湿热毒邪蕴结、外感风热或脾虚湿盛所致,常见诱因包括饮食不节、皮肤不洁、情志失调、体质偏颇及外邪侵袭。

1、饮食不节:

长期嗜食辛辣油腻、甜腻厚味,易酿生湿热内蕴,湿热循经上蒸头面或下注肌肤,阻滞毛窍而发病。治疗需清热利湿,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外敷金黄散;日常建议减少烧烤、火锅摄入,多食绿豆、冬瓜等利湿食物。

2、皮肤不洁:

汗出受风、清洁不足致毛孔闭塞,湿热郁于腠理,复感毒邪则发为红肿脓疱。可用五味消毒饮内服配合苦参汤外洗;注意避免搔抓,保持患处干燥,选择透气棉质衣物。

3、情志失调:

长期焦虑抑郁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毒上攻引发毛囊炎。宜用丹栀逍遥散疏肝泻火,配合太冲穴针刺;调节情绪可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每日晨起拍打肝胆经。

4、体质偏颇:

素体脾虚者运化无力,湿浊内生,与热相搏则成湿热体质。需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主之,艾灸足三里;湿热体质者宜常饮荷叶山楂茶,避免久居潮湿环境。

5、外邪侵袭:

夏季暑湿或冬季风寒邪气客于肌肤,与体内湿热相合致病。荆防败毒散可解表化湿,局部火罐排毒;户外工作者应注意防晒防潮,出汗后及时擦干。

毛囊炎患者宜保持饮食清淡,推荐薏苡仁粥、凉拌马齿苋等食疗方,忌海鲜发物。适度练习五禽戏"鸟戏"舒展肺气,配合委中穴刮痧疏通膀胱经。日常可用野菊花、蒲公英各30克煎汤代茶,化脓期需及时就医清创。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耗伤正气,贴身衣物需沸水消毒,沐浴后及时擦干褶皱部位皮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