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通过中药调理气血、凉血止血、补益脾肾改善,常用方剂包括归脾汤、犀角地黄汤、十灰散、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
1、气血两虚:
长期慢性失血或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皮肤瘀斑、乏力头晕。归脾汤为基础方,配伍黄芪30克、当归10克补气生血,阿胶12克烊化增强止血。针灸选足三里、血海穴艾灸,每日配合红枣枸杞粥食疗。
2、血热妄行:
外感热邪或阴虚内热迫血妄行,多见紫癜色鲜红、鼻衄齿衄。犀角地黄汤主方,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黄20克凉血,配伍白茅根15克、侧柏叶10克。耳尖放血每周2次,饮食宜藕节绿豆汤。
3、脾不统血:
脾虚失摄引发皮下出血反复发作,伴食欲不振。补中益气汤加减,白术15克、党参20克健脾,仙鹤草30克收敛止血。推拿中脘穴顺时针揉按,食疗用山药莲子羹调补。
4、肾精亏虚:
久病伤肾或先天不足致骨髓造血功能减弱。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填精,旱莲草15克止血。气功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药膳推荐黑芝麻核桃糊。
5、瘀血阻络:
离经之血瘀滞加重出血,紫癜色暗紫。十灰散配合丹参20克、三七粉3克冲服化瘀,刺络拔罐膈俞穴每周1次。运动选择太极云手改善微循环。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碰撞,禁食辛辣烧烤类食物。出血急性期可鲜榨藕汁200毫升加白糖频饮,缓解期用花生衣15克煎水代茶。保持情绪平稳,保证子时23点-1点肝胆经当令时段睡眠,配合晨起敲打胆经风市穴至阳陵泉段促进气血生成。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⁹/L时应及时就医,中药治疗需持续3-6个月方能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