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后补的地方可能会再次蛀牙。龋齿修复材料本身不会蛀坏,但若口腔卫生不良或修复体边缘出现微渗漏,可能导致继发龋。
补牙材料与牙齿结合处可能因长期咀嚼受力产生微小缝隙,细菌和食物残渣容易在此堆积。日常清洁不到位时,细菌分解糖分产酸会腐蚀邻近的牙体组织,形成继发龋。树脂类材料收缩性较高,长期使用后更易出现边缘渗漏;玻璃离子水门汀虽能释放氟化物防龋,但耐磨性较差,磨损后同样存在风险。
部分情况下修复体完全密合且维护得当可长期防龋。若龋坏深度接近牙髓或原有腐质未彻底清除,即使补牙后也可能因内部细菌残留导致龋坏进展。儿童乳牙、牙列不齐者因清洁难度大,二次龋坏概率更高。糖尿病患者唾液减少、口腔环境偏酸,也会加速修复体周围龋坏。
建议每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修复体边缘。避免单侧咀嚼或咬硬物,发现修复体松动、缺损或敏感需及时复诊。儿童可进行窝沟封闭,正畸患者需加强邻面清洁,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并定期涂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