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有什么风险吗

发布时间:2025-07-25 14:44:32

拔牙存在一定风险,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但多数情况下风险可控。拔牙风险主要与牙齿位置、患者健康状况及操作规范程度有关。

拔牙后24小时内轻微渗血属于正常现象,可通过咬紧纱布止血。若出血持续超过12小时或出现大量鲜红色血液,可能提示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损伤。感染风险多发生于术后3天内,表现为创口红肿、脓性分泌物或发热,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生。下牙槽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同侧下唇麻木,通常与智齿拔除时器械压迫有关,多数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

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干槽症,即拔牙窝骨面暴露伴剧烈疼痛,多发生于术后2-3天。上颌后牙拔除可能引发上颌窦穿孔,表现为鼻腔漏液或吸气时口腔异味。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术中可能诱发心绞痛,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调整用药方案。罕见情况下会发生下颌骨骨折,多见于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或复杂阻生齿拔除。

拔牙前应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如实告知医生全身疾病史及用药情况。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吸烟及剧烈运动,进食温凉软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若出现持续发热、创口恶臭或张口受限等症状,需及时复诊处理。保持口腔卫生但避免直接刷洗创面,拆线前勿用吸管饮水以防血凝块脱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