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脂减肥的危害主要包括感染、出血、皮肤凹凸不平、脂肪栓塞以及麻醉风险等。抽脂手术通过物理方式去除皮下脂肪,可能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1、感染
抽脂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手术创面为细菌提供了侵入途径,若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未规范使用抗生素,可能引发红肿、化脓甚至败血症。感染风险与手术范围、个人体质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并按时复查。
2、出血
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量增加,尤其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或服用抗凝药物者风险更高。大面积抽脂时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需术前评估凝血指标并控制抽吸量。术后淤血和血肿可能持续数周,影响恢复进程。
3、皮肤凹凸不平
脂肪抽吸不均匀会导致皮肤表面出现坑洼或波浪状畸形,与医生操作技术和脂肪分布特点有关。过度抽吸或皮下组织损伤可能造成永久性皮肤粘连,严重者需二次手术修复。术后穿戴塑身衣有助于改善但无法完全避免该问题。
4、脂肪栓塞
游离脂肪颗粒进入血管可能引发肺栓塞或脑栓塞等致命并发症。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抢救。高风险人群包括多部位同时抽脂、抽脂量过大者,术中采用钝头吸脂管可降低发生概率。
5、麻醉风险
全麻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局麻药过量可能引发中毒反应。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对麻醉药物过敏史者需调整方案。术后恶心呕吐、认知障碍等短期副作用较常见,通常24小时内缓解。
抽脂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穿戴医用加压塑身至少1个月以帮助皮肤回缩。饮食应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避免高盐高糖食物减轻水肿。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随访检查恢复情况。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皮肤变色等异常需立即就医。建议通过科学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将抽脂作为局部塑形辅助手段而非主要减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