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手术后出血一般持续7-14天,具体时间与手术方式、个体恢复情况有关。
宫颈手术后出血是常见的术后反应,主要因手术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修复和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术后1-3天出血量可能较多,呈鲜红色,伴随少量血块,属于正常现象。术后4-7天出血逐渐减少,颜色转为暗红或淡红色。术后7-14天出血通常表现为少量褐色分泌物或点滴出血,此时创面处于修复期。若使用电凝或激光等微创手术方式,出血时间可能缩短至5-10天。术后需注意观察出血量变化,使用卫生巾计量,每日更换不超过3-4片为正常范围。出血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性生活,防止创面撕裂。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盆浴或阴道冲洗。
术后若出血超过14天,或出血量突然增多、伴随发热、腹痛、分泌物异味等症状,可能提示感染、创面愈合不良或其他并发症,需及时返院复查。术后1个月应常规进行妇科检查,通过阴道镜或超声评估宫颈恢复情况。恢复期间建议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瘦肉、鸡蛋、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生冷饮品,减少盆腔充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