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手术后生存期受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个体差异影响,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中晚期患者需结合综合治疗延长生存期。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配合规律膀胱灌注化疗或卡介苗免疫治疗,多数可获得长期生存。这类肿瘤恶性程度较低,复发后通过二次手术仍可控制。术后需每3个月进行膀胱镜复查,持续2年无复发者可逐渐延长随访间隔。日常避免吸烟、接触化工染料等致癌因素,适当增加饮水频率有助于降低复发概率。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需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50-60%。若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微转移灶,需联合新辅助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全膀胱切除后需进行尿流改道手术,可选择回肠代膀胱或腹壁造口方式,患者需适应新的排尿模式并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术后每6个月需进行胸腹盆CT及骨扫描监测转移情况。
膀胱肿瘤术后生存期与规范化随访密切相关。建议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尿脱落细胞学、膀胱镜及影像学检查,第二年每6个月复查,五年后每年复查。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红肉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及硒元素。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太极等温和运动,避免久坐憋尿。出现血尿、骨痛或体重骤降需立即就医排查复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