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填充的风险主要包括感染、脂肪液化、脂肪栓塞、填充部位凹凸不平以及脂肪吸收不均等。该手术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可降低风险。
感染是自体脂肪填充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可能由于术中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导致。轻度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形成脓肿。脂肪液化多因脂肪细胞处理不当或注射量过多,导致脂肪细胞无法存活而坏死液化,形成硬结或囊肿。脂肪栓塞是最危险的并发症,脂肪颗粒进入血管可能阻塞重要器官供血,引发肺栓塞或脑栓塞,但发生率较低。
填充部位凹凸不平与医生操作技术直接相关,注射层次不均匀或脂肪分布不均会造成表面不规则。脂肪吸收不均则属于术后正常生理现象,吸收率存在个体差异,可能需二次填充。部分受术者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感觉异常,通常3-6个月可自行恢复。极少数情况下会发生脂肪钙化,形成可触及的硬结。
建议术前完善凝血功能及感染指标检查,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挤压填充部位。选择经验丰富的整形外科医师进行操作,严格掌握脂肪处理与注射技术规范。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发现异常肿胀、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有助于脂肪细胞存活,戒烟戒酒可降低血管并发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