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平远古化石遭践踏 当地官方称保护难度大
发布于 2011/09/06 11:01
发布于 2011/09/06 11:01
飞华健康导读:近日,河北滦平县一块距今已有1.4亿余年的精美狼鳍鱼化石,震惊了远道而来的化石专家。来自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徐洪河称,这块化石其罕见和稀有之处在于,它不仅保存了鱼类硬质的骨骼,还保存了鱼化石的软体部分,在科研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让人感到痛心疾首的是,在该县,包括恐龙足印化石在内的许多古生物化石遗迹,由于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正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化石爱好者呼吁当地政府应对其最大限度地加以保护,以免进一步遭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恐龙足印化石曾震惊海内外
据了解,1993年,该县平坊乡偏岭村西铁道旁,考古专家们发现了距今已有1.3亿年早白垩纪时期的恐龙足印化石80余个。当时的媒体评价为“在范围不大的裸露岩石上发现如此众多、保存完好而且至少有包括鹦鹉嘴、禽龙等两种恐龙以上足印的化石,在我国实属罕见,在华北地区早白垩纪地层中亦是首次发现,其中禽龙足迹为亚洲首次发现。这对研究恐龙的行为及生活习性等问题具有较高科学价值”。
当时在该县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恐龙足印化石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滦平恐龙足印化石作了考察报告,专家们认为,这里的恐龙足迹化石数量大,品种多,且又相对集中,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建议当政府尽快对其加以保护。然而,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记者在滦平县古化石遗址处看到的情况却令人痛心。
现状:化石面临消失
近日,记者随化石爱好者们来到恐龙足印遗址看到,在一块约200平方米倾斜的平整裸露岩石上,有的恐龙足印已风化并剥落,但依稀可辨恐龙足印,有的已模糊不清。还有一些足印化石已被切割凿砍得面目全非,遗存不足一半,现场还遗留着化石被切割移走后留下的稍显凌乱的作业场面。
面对目不忍睹的现状,化石爱好者袁舒森告诉记者,目前在滦平县发现的部分古生物化石大体可分为宏观藻、团藻化石、轮叶、轮型叶状藻化石、蚌虫化石、鱼化石、硅化木化石、哺乳动物化石、恐龙足迹化石、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古化石。
“叫人痛心疾首的是涝洼古团藻化石群已被地质锤敲击得满目疮痍;平坊恐龙脚印化石已被切割得面目全非;狼山沟硅化木化石被当做毛石砌进了橡胶坝,这是暴殄天物和对史前文化的无知践踏”。袁舒森一脸沉重地说。
呼吁合理保护化石
专家称,化石是大自然遗留给人类、让后人认识生物及自身演化规律的宝贵财富,是保存在岩石中的生物体。它们虽然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却依然蕴含着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秘密。古生物化石对研究生命进程,确定地质年代,推断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据介绍,目前滦平境内已经出现外地“化石猎人”的身影和私挖滥采化石的苗头。化石爱好者们呼吁说:“当地相关部门应对古生物化石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化石档案;为避免古生物化石资源可能会遭到更严重的人为破坏,制定出相应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建立滦平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设立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这样既能给民众一个了解远古年代自然遗产的机会,还将会吸引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对当地将产生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地官方称保护难度大
对于恐龙足印化石的现状,滦平县文化局副局长、博物馆馆长沈君山告诉记者,当年发现恐龙足印化石的时候,关于如何保护,当地政府部门也考察论证过,并预计开发成旅游景点。但遗址临近铁路,盖房行不通,游客的安全也是个问题。
沈君山称,由于保护措施不力,岩石严重风化,恐龙足印化石遗址到了现在,和当年保护资金短缺也是分不开的。2001年,在征得该市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后,将五块比较好的恐龙足印化石割取下来,放进了该县博物馆,原遗址只好废弃。至于其他化石因不属于文物,不清楚该由哪个部门负责。
上一篇 : 科研发现:天文学家发现4千光年外钻石星球
下一篇 : 不同类型癫痫治疗和预后有什么不同呢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