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热点事件“看客”调侃背后折射无奈

发布于 2012/05/15 18:31

近期,医患纠纷可谓社会焦点,患者家属刺杀医生、打医生、到医院闹事等事件时有发生,甚至有患者家属暴打医生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一些人茶余饭后,说的最多的是:“你听说了吗,又有患者打医生了!”“你知道吗,某某医院的医生又被打了,这下可热闹了。”一些人转发患者家属暴打医生的视频时,也多这样说:“快来看,热闹了,医生又被患者打了!”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毒胶囊”事件发生后,网上网下,大家谈起“毒胶囊”事件,总是满面春风、谈笑风生,甚至还编成打油诗来调侃:“小时候只知道皮鞋能兑糖,长大了才知道皮鞋一直很忙,皮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2012年皮鞋很忙……”更有甚者,一边吃着胶囊,一边还不忘笑谈,仿佛“毒胶囊”事件是发生在外星上。可见,我们这个民族的乐观和幽默精神是何等了得。

好奇是人类天性,但喜看热闹可谓国人特色,鲁迅先生曾对这种“看客心态”进行过深恶痛绝的批判。他在《祝福》里写道,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这并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刺激,而在这些人听厌了之后,有立刻唾弃的,对祥林嫂施以又冷又尖的笑。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只知道张着大嘴傻看、竖起耳朵傻听,而如今的“看客”却谈笑风生,尤其是有了微博后,更加显示出“围观”的特性。

在近期的医患矛盾和“毒胶囊”事件上,“看客“不外乎三种:

其一,“发泄式乐观”。大多“看客”开心笑谈,并非真乐观,而是一种中国式发泄。就比如医患纠纷,它并非现在才突然出现,“看病”多年来就一直是大家议论的焦点,比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如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等,尤其是医疗推向市场后,医院自己找饭吃,直接导致滥用医疗、过度检查,一些医生的医德、医风也大幅滑坡,这引起患者强烈不满,使医患关系不断在恶性循环中运转。

其实,1986年10月30日,就发布过《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院秩序的联合通告》;2001年8月3日,又发布了《卫生部公安部通告》。《通告》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医闹”的发生,但《通告》能治本吗?从根本上遏制“医闹”,恐怕需要的还是配套的完善的制度建设。

其二,是“无奈式调侃”。比如,针对“毒胶囊”事件,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与自身有关,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近年来,带“毒”的东西太多了,如毒大米、漂白剂面粉、毒鸡蛋、毒豆芽、毒猪肉等。如果真列出一个“毒”物表来,只能不吃也不喝。一些人围观、调侃,开心笑谈的背后,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也算一种中国式抗议。

其三,也不排除有“幸灾乐祸式笑谈”。无论是医患纠纷还是“毒胶囊”事件,这些都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媒体在报道时,需要站在客观、理性的立场上,善于合理疏导民众情绪,而不是为了刻意追寻“卖点”而将问题扩大化、片面化,更不能一味棒打医生,形成一边倒。尤其在这个全媒体时代,我们在传播信息时,一定要理性分析问题。相关部门更要主动出面、快速应对;民众则要努力配合,出主意想办法,而不是站在一边“看热闹”。(郭震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