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内支架置入术后复查项目
发布于 2025/01/11 05:28
发布于 2025/01/11 05:28
梗阻性黄疸内支架置入术后,复查项目主要包括肝功能、影像学检查和支架通畅性评估。这些检查有助于监测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道系统阻塞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引发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放置支架扩张狭窄或阻塞的胆道,恢复胆汁流通。术后复查的目的是确保支架功能正常,避免并发症。
肝功能检查是术后复查的重要项目之一,包括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胆红素水平下降通常意味着胆汁流通改善,而转氨酶异常可能提示肝脏受损。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或MRI,可以直观观察支架位置和胆道通畅情况。如果支架移位或堵塞,可能导致黄疸复发或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直接观察胆道内部情况,必要时进行支架调整或更换。
术后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定期复查至关重要,尤其是术后前三个月,建议每月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如果出现发热、腹痛、黄疸加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术后恢复。
上一篇 : 透析患者恶心如何缓解
下一篇 : 神经纤维瘤是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