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饭后拉肚子求诊 光检查就花4200元

发布于 2014/07/11 09:43

腹泻入院治疗,居然花了近5000元,其中超过八成属于检验费。老谢看着高额的治疗费,在医院仅仅住了一天半时间,就不得不在出院申请书上写下“因为住不起医院,要求出院”。

看病

费用高到吓退老干部

老谢是一名退休干部,上周二,老谢一家子高高兴兴地聚了一餐,没想到一回家老谢就开始闹肚子,几乎是每半小时就要上一趟厕所。第三天子女陪着老人家来到市区某三甲医院看专家门诊,接诊医生认为老谢情况严重,需要入院治疗,就给老谢即刻办理了入院手续。

老谢本以为住进医院,马上可以得到治疗。没想到,负责老谢的主治医生曾医生倒是为老谢开了一份检查单。老谢自认为自己就是肠胃炎,便向医生提出请求——能否直接打吊瓶上消炎药。医生认为老谢腹泻比较严重,年纪偏大,应做下检查,确保正确治疗。

老谢突然想起自己在5月份曾经做过一次全面体检,体检的各项指标均属正常,赶紧让儿子回家取回体检报告。不过,在医生的坚持下,老谢还是同意了抽血化验。由于入院第一天仅仅做了检查,医生并没有给老谢打上吊瓶,而是开了一点处方药给老谢。

入院第二天,护士给老谢送上一张收费明细汇总表,上面的费用让老谢瞠目结舌。“仅仅截至入院当天的23时59分,距离我入院还不到半天时间,费用就高达4974元,其中检验费占了大头,足足有4124元。”老谢说,“项目表上密密麻麻地列出了检验的明细项目,足足有100多项。我只是看个腹泻,这样的检验项目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呢?早知道要花这么昂贵的医疗费,我怎么也不会同意住院的。”

“治一个腹泻的费用,就相当于一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啊,普通老百姓哪里看得起病。尽管我是一名退休干部,也不敢花这样的大价钱治病,你还是给我办理出院手续吧。”由于没有作进一步治疗就要求出院,院方要求老谢自己写一份出院申请书,老谢则在出院理由项上写上——“因为住不起医院,要求出院”。

事后,老谢拿着化验单找到自己在医院的朋友询问,对方同样摸不着头脑:“这检验单上明明是一个全包围的检验,说白了就是一个全面体检的抽血化验单。”

回应

抽血检验属常规检查

昨日,该医院回应本报称,老谢因“腹泻3天”通过体检中心介绍到消化科就诊,接诊医生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初步考虑为急性肠炎伴有脱水症状,考虑老年患者有高血压基础疾病,遂要求其住院治疗,当时考虑诊断急性肠炎。

医院称,老谢自述近期(5月)曾体检,但结果不详,体检报告亦未取回。当时主动与老谢沟通,部分检验项目因病情需要仍需再次检查,老谢及其女婿表示同意。考虑老年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出现血压偏低不排除有脱水情况。入院后予急查血常规、生化急诊八项、血淀粉酶、凝血指标、乳酸、CRP等,并行粪便常规、粪便普通细菌学检查及粪便II号菌培养。

院方认为,对入院病人进行抽血检验是为明确病因,属于入院的常规检查,但因患者住院时间短(仅1天),费用集中,所以产生了检查项目过多的错觉。院方同时也承认,因患者住院时间太短,入院后医生专注于处理病情,与患者的沟通解释不足,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不理解,是工作中的欠缺。

声音

高额检查费是否必须

记者就老谢的遭遇采访了城中多家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和市民,对治疗腹泻花4000多元检查费的情况,部分医务人员表示认同,但更多则是反对的声音。

赞同方——

做较全面检查是避免误诊和传染

某三甲医院内科护士长廖小姐说,病人住院和看门诊检查的细项肯定会不一样,一个病人如果因为重病需要住院,医生对其更加地重视,而且从住院病人对其他病人可能造成的影响看,也必须做较全面的检查,避免误诊和其他的传染。

另一三甲医院消化科陈医生认为,在没有看到病人当时状态的情况下,其他人很难对是否过度检查下定论,医生根据病人年纪偏大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可能是其他病症引发的腹泻,所以才会做仔细检查。

“我曾经在社区医院就试过,轻感冒给治成肺炎的,原因就是没有仔细检查。”市民吴小姐对医务人员则颇为理解,她说,医生也是工薪阶层,靠本事吃饭的人。很多人看到的是表征,但医生看的是威胁健康的隐患,如果老谢不止肠胃炎呢,别等到出事之后说医生没尽责!医患矛盾激烈,谁也不敢在没有做仔细检查之下就乱开药。

反对方——

医生像个机器人一声没吭就开单

市民郝先生说,父亲来广州跟自己一起生活,早年因为劳累过度曾经患过气胸,并动过手术。身体状况不好,现在一感冒就要去医院。每次看病,医生发现病史都要开出一大堆检查,又是拍片又是抽血的,就是看个门诊都少不了上千块,可是自己不看又不安心,只好认“宰”。

市民刘小姐说,别说看病,前几天去做产前首检花了一千五,感觉现在医生就像个机器人,啥都不问就打印出一大堆检查申请单和药单,完了回来她就把我检查的结果单子帮我钉在病历本上就完了,也没跟我说要注意什么,一千五就这样花掉了。抽了三管血,做完一系列检查后等来的结果是意料中的“一切正常”。

记者观察

过度检查

备受诟病

尽管不少医务人员认为要视实际情况而定,但医生哥波子、曾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的廖新波认为,在该事件中,如果有很明显的饮食原因引起腹泻,是不该这么多和这么贵的检查。就算是非饮食卫生和过敏性引起,一天的检查费也不应该这么贵,毕竟要一步步走“临床路径”。

事实上,“先去做个检查吧”是不少市民在就诊时听到医生说的最多的一句“口头禅”。医生翻开桌面的一摞检查单,迅速开好,马上就交给病人去做检查。小到抽血化验,大到做心电图、B超、胸透,这些检查,似乎已成为就诊的惯例。

而临床医疗中频频出现的过度检查近年来备受诟病,在此前的省两会上,医卫组的委员们就曾“自曝”行业中的潜规则——“大医院是很赚钱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过度检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省政协委员李刚就曾详细剖析了医院盖楼、买设备等“钱从何来”。“药物加成是一部分,但现在医院控制药品收入,所以这部分赚的钱是有限的。其他的如挂号费、医疗操作都比较低。还有一部分是拨款,数量也很少,有些公立大型医院得到的拨款只够给离退休人员发工资。那么钱从哪里来?就只有从检查费用中来了。特别是住院病人,每隔两三天就做一次详细检查。门诊病人,也会给他开一堆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