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一旦吃药就不能停了吗

发布于 2025/01/12 13:15

乙肝患者是否需要长期服药取决于病情和治疗方案。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通常是长期甚至终身的,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持续服药。

乙肝的治疗主要分为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尤其是病毒载量高、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停药可能导致病毒反弹,甚至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然而,部分患者在经过长期治疗后,若病毒载量持续低于检测下限且肝功能稳定,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尝试停药观察。

免疫调节治疗如干扰素的使用则有所不同。干扰素疗程通常为6个月到1年,停药后部分患者可能实现病毒清除或免疫控制。但对于大多数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或肝癌高风险人群,长期抗病毒治疗是必要的。

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指标,遵医嘱调整用药。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饮酒、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蛋类和新鲜蔬菜,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饮食。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作息对病情控制也有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