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宝宝慢性过敏性疾病的元凶?
发布于 2014/10/31 14:21
发布于 2014/10/31 14:21
张斌,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治医生,擅长各种小儿皮肤疾病,皮肤良性肿物、小儿皮肤瘢痕、小儿血管瘤、血管畸形的皮肤外科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
多数家长在提及宝宝们食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时,最常联想到的可能是“急性食物过敏反应”,比如食入一些可疑致敏食物后,宝宝皮肤表现为红肿、风团、瘙痒,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系统表现,但您是否知道一些致敏食物也可以引起的慢性食物过敏反应,如宝宝餐食后出现腹胀、慢性腹泻或者便秘、慢性皮炎湿疹迁延不愈、经常鼻塞流涕打喷嚏等,这些致病的原因与传统的急性过敏有着本质的区别,很可能与宝宝们存在食物IgG不耐受有关。
按照上述提到的,简单的说,食物过敏常见分两大类:急性发病(多数几分钟至2小时内)多数是IgE介导,则为传统的食物过敏;还有一大部分的食物过敏发生于48小时之后甚至更长时间才表现临床症状,这部分过敏反应我们称之为食物IgG介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又称为食物不耐受。由于后者致病过程缓慢和慢性症状持久,很少被粑粑麻麻们发现或被经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那么,什么是食物IgG不耐受呢?
正常情况下,健康的胃肠系统表面是由肠壁细胞、粘液层、肠壁细菌形成保护层构成,可以阻止未被消化的食物分子进入体内的循环系统。即使个别食物分子进入体内,也会被正常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所以不会引发症状。当肠壁细胞损伤、酶缺乏或其他因素导致胃肠道粘膜发生渗漏时,部分消化的食物则进入肠道内壁,激发产生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遇到部分宝宝薄弱的免疫系统(巨噬细胞产生不足)不能彻底清除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情况下,IgG免疫复合物就在组织中沉积,最终引起各种临床症状。
上节我们提到的过敏源检测,主要是针对“IgE抗体”所做的测试,也正是因为如此,临床上会出现“虽然有典型过敏的临床表现,而且剔除食物行为后症状多数消失,但IgE过敏源检测的结果却是阴性”的现象。所以,如果怀疑慢性食物过敏,可使用ELISA方法检测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可针对每个宝宝设计精准可靠的饮食剔除依据,大大缩短了治疗的时间。
食物过敏源IgG抗体检测结果分4级:0级表示结果阴性,对食物耐受性好,可放心食用;1级表示对食物轻度不耐受;2级表示对食物中度不耐受;3级表示对食物产生重度不耐受。原则上出现阳性结果的食物全部忌食;如果不耐受食物较多,宝宝全部不许食用,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的问题,可以先避免食用+2、+3阳性的食物,+1的食物可以选择轮替食用(两次进食的时间间隔至少为4天,两种食物间隔至少一周)。这里需要提醒家长,如果对某种食物忌食,那么,对于含有这种食物成分的食品也要忌食。比如宝宝对牛奶不耐受,那么含有牛奶的食品,如冰激凌、奶油等也要避免食入。多数情况下,根据结果调整饮食3-6月,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可能降到正常水平,多数孩子的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食物过敏源IgE和IgG抗体水平的检测流程很简单,如有需要的家长可带宝宝做简单门诊咨询。之后,需抽取宝宝2ml静脉血液即可检测。检测前无需空腹,无需改变饮食结构。多数当天即可出具检测结果。食物过敏源IgG抗体水平检测内容包括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蟹、蛋清/蛋黄、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等项目。
上一篇 :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切记关节保护
下一篇 : 专家介绍:痤疮形成的三个原因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