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这些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发布于 2018/01/08 14:49 复禾健康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意识到糖尿病前期可以帮助个人预防2型糖尿病。胰岛素是一种荷尔蒙,负责将糖从血液运送到细胞以用于产生能量。当一个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他们的身体不能有效地使用胰岛素。有时这会导致细胞没有足够的糖,这会使血液中的糖过多。高血糖水平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并发症,特别是对血管,心脏和肾脏的损害。根据疾病控制中心(CDC),大约有8600万美国人患有糖尿病前期,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们有病情。大多数患有糖尿病前期的人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这通常是病情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迹象。

儿童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

1.超重:肥胖或腹部脂肪高的儿童。

2.性别:2型糖尿病影响女孩多于男孩。

3.年龄:大多数2岁以下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是在10岁以前造成的。

4.家庭:有2型糖尿病家庭成员的儿童,或有妊娠糖尿病的母亲。

5.种族或种族:非洲裔美国人,美洲原住民和西班牙裔的儿童更有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一旦诊断出糖尿病前期,人们必须继续定期进行测试。这样可以使医生更好地了解人的情况和状况的进展。在一段时间内关注血糖水平也有助于跟踪任何生活方式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糖尿病前期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糖检测。许多医生将要求人们根据个人的风险因素进行更多的检测。

风险因素

许多因素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前期的发展。已经确定了遗传学,家族史和糖尿病前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然而,不活动和过量的腹部脂肪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最常见和最有影响力的原因。

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1.超重或肥胖:存在的脂肪组织越多,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就越小。

2.腹部周围脂肪过多:对于女性来说,超过35英寸的腰围与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相关。对于男士而言,超过40英寸的腰围被认为是一种风险。

3.年龄:任何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发展,但在45岁以后,糖尿病前期的风险被认为是上升的。这可能是由于不活动,饮食不良和肌肉质量的损失,其通常随年龄而下降。

4.饮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甜味的食物或饮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红色或加工肉类的饮食也与糖尿病前期发展有关。

5.睡眠模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发生糖尿病前期风险增加。

6.家族史:具有2型糖尿病的直系亲属显著增加了发病的风险。

7.压力:在压力期间,身体将激素皮质醇释放到血液中,提高血糖水平。经历长期压力的人可能患有库兴综合症,可引起糖尿病。

8.妊娠糖尿病:生育重9磅或以上的婴儿的妇女可能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较高。怀孕期间发育妊娠糖尿病及其子女的妇女处于较高的发病风险。

9.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具有PCOS的妇女更容易胰岛素抵抗,可导致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PCOS风险较高。

10.种族:非洲裔美国人,美洲原住民,拉美裔,太平洋岛民和亚裔美国人发生糖尿病前期风险往往更高。原因还不清楚。

11.代谢综合征:当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坏”脂肪)和低密度脂蛋白(HDL或“良好”脂肪)水平的影响相结合时,可能发生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被定义为影响新陈代谢的三个或更多条件的存在。

生活方式的变化

可减少发生2型糖尿病的机会的生活方式变化包括:

1.体重减轻:大约占总体重的7%,特别是减少腹部脂肪,可能会降低58%的2型糖尿病的风险。

2.中度,一致的活动:糖尿病患者每周应尝试30分钟的中度运动。

3.增加肌肉质量:肌肉以比脂肪更高的速度燃烧卡路里,这有助于达到健康的体重。这又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4.增加灵活性:拉伸是一种锻炼形式。灵活性也可以帮助减少伤害的影响,提高康复。

5.减轻压力:压力导致称为皮质醇的激素释放到血液中,从而提高血糖水平。

6.健康饮食:纤维含量高,瘦蛋白质和复杂碳水化合物饮食,单糖含量低,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7.保持严格的膳食计划:全天经常食用较小的食物有助于防止血糖水平的上升和下降。大多数人需要每3到5个小时进行一次,以最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8.停止吸烟: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可以提高血糖水平。吸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并且是糖尿病发展的危险因素。

9.避免多余的糖:加入糖的食物和饮料会导致血糖上升和下降,并促进超重。

10.咖啡摄入适量:咖啡因是一种增加血糖水平的兴奋剂。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咖啡与增加的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11.足够的睡眠:疲劳或生病可以增加压力水平,这可以增加血糖。

12.监测血糖:患有糖尿病前兆的危险因素或高血糖水平的患者可能需要监测其在家中的水平。

13.按照规定服用药物:有些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会服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症状。

糖尿病前期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迹象包括:

1.增加的或不断的饥渴

2.疲劳或感觉疲软

3.感觉昏暗或头昏眼花

4.模糊的视野

任何经历这些症状的人都应该看医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