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糖友要警惕这两种异常
发布于 2018/02/10 14:45 生命时报
发布于 2018/02/10 14:45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秦皇岛抚宁区妇幼保健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刚
《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管理专家共识》(2015年底颁布)中的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重比例超过40%(体重指数BMI>24),肥胖比例约25%(BMI>28)。也就是说,在所调查的2型糖友中,约2/3患者体重超标。按照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即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中国2型糖友中,腹型肥胖者约占50%。不同体型的糖友,控糖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对于胖糖友来说,降低体重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并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称,超重和肥胖糖友减重3%~5%,就能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甘油三酯均显著降低,还能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发现,胖糖友如能在生活方式干预下减轻3%的体重,就可能带来相当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的获益。除了超重和肥胖的糖友,还有1/3的非肥胖糖友,包括体重正常和消瘦的人群。他们的发病与肥胖关系不大,自然不能通过减重来控糖。生活方式调整也应有度,如果控制饮食过于严格或是运动过度,还会有低血糖的风险。对于成年非肥胖糖友,我有如下建议:
1.要查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排除“LADA”的可能。这是一种特殊的1型糖尿病,全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大多成年起病,常有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检测结果,且非常容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该病在30岁以下和体重正常或偏瘦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年轻的非肥胖糖友要特别警惕。建议病友在患病半年内查2~3次抗体,只要有一次阳性,就按照LADA处理。LADA糖友β细胞功能减退的平均速度比普通2型糖友快3倍,早期确诊非常重要。
2.要想到MODY(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的可能。这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发病率约占新发糖尿病的2%~5%。该病最早发现于1958年,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有以下特点:家族中会有3代以上成员患病,且多在25岁前就发病;少年期常常无症状;病程进展较为缓慢,糖耐量可时而正常,时而减退;发病前两年通常不依赖胰岛素治疗;少年时期的MODY患者体型大多不胖,等等。这类糖尿病也容易误诊为常规糖尿病,导致治疗方法失当。年轻、体型偏瘦或正常的糖友不要忽略这一可能。排除以上两种特殊情况后,较瘦的2型糖友应注意,口服降糖药物可能效果较差,胰岛素在治疗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成为首选治疗方案之一。换句话说,瘦糖友可能需要更早开始胰岛素治疗。
心态、睡眠等因素对非肥胖糖友的血糖控制影响也非常大。应保持心态平和、积极乐观,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情绪不佳或有任何疑虑时,应及时与家人朋友沟通,纾解不良情绪,必要时咨询心理医生。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上一篇 : 好孩子应先学会交朋友
下一篇 : 这些习惯会毁了孩子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