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护我们的光明

发布于 2018/03/16 13:23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喻京生


3月11日~17日是第11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早查监控守护光明”。为何会患上青光眼?怎样才能做到早查监控、守护光明呢?青光眼是以病理性高眼压、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致盲率约30%。

据统计,全世界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约有6000多万人,预计至2020年将有7960万人患上青光眼。现阶段中国至少有520万名青光眼患者。因为青光眼具有隐匿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已患有此病,缺少重视和检查,现已引起近100万人双目失明,故称其为“光明的小偷”。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临床表现不一样: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这类青光眼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较高,来势凶猛,症状急剧,急性发病前可有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表现为突感雾视、虹视,伴额部疼痛或鼻根部酸胀。急性发作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眼前部充血,甚至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视力急剧下降,严重者可无光感且视力无法挽回。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年龄30岁以上。此型发作一般都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及用脑过度、长期失眠或局部及全身用药不当等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可失明。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20~60岁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故不易早期发现,常常是疾病发展到晚期,视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发觉,患者眼压虽然升高,前房角始终是开放的。烦恼愁闷、心情抑郁;连续用眼时间长;天气温差大,眼压易波动;乱点眼药水;白内障过熟;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等因素均可诱发青光眼。

青光眼的防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患者要经常做视力、眼压、眼底、视野等检查;有条件者还可以定期做超声生物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眼压,减少眼组织损害,保护视功能。可根据病情选用中西医药物、针灸等或者抗青光眼手术治疗。青光眼导致视神经损害后不可逆转,就是说由青光眼而致盲,不管如何治疗都不能复明。但青光眼患者也不要灰心,需要牢记的是:青光眼是可以预防的、也是可以控制的。青光眼就好比是一辆没有倒车档的车,虽不能倒回来,但是在行驶的途中可以减速、刹车。

青光眼患者及时、正确的预防治疗是完全可以让疾病停止下来,并保护好现有的视力。在预防青光眼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1.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精神上的紧张和焦虑,安定情绪,树立信心,配合医生的治疗;2.饮食要易于消化,不宜一次大量饮水,禁止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常;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阅读时间过长或暗室工作过久。4.40岁以上,特别是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应经常做眼压、视野及眼底检查,对已确诊或疑有青光眼者,要定期复查。6.对中年以上,经常在傍晚出现眼胀、头痛、虹视等自觉症状者,应考虑患青光眼的可能。一旦确诊为临床前期青光眼,必须尽早作预防性治疗,以防急性病症发作。不要自行购买眼药水治疗,这样往往会贻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发生,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