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可以有效养肺护肺的食物

发布于 2018/03/21 10:32 复禾健康

想要维持身体的健康,保护五脏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可以说其中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不能被忽视。以肺部来说,在当前就值得大家重视。季节交替时,温度变化明显,一不小心就让人感冒了,肺炎总是伴随在感冒身边,出现肺炎,显得非常糟糕;长时间的抽烟,对肺部损伤较大,可能会诱发肺癌,正确的养肺、护肺非常关键,通过饮食护理肺部或许会更好,那么吃什么呢?

花生

花生是个宝,吃花生对身体好,在这里推荐食用花生,主要是因为其中营养丰富,包括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对补益健康较好。

而就润肺来说,更多的体现在缓解肺虚上,特别是对于肺气虚、肺阴虚患者,通过吃花生都能较好的缓解。

罗汉果

对于一些人来说,用罗汉果泡水喝成了他们会做的事情,罗汉果还有“神仙果”的美誉,可见通过食用罗汉果能较好的滋补身体。

抽烟过多的人,对肺部有一定的损伤,通过食用罗汉果,对润肺、护肺是较好的,能够及时的缓解咽喉肿痛,对肺火旺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梨子

吃梨子润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特别是在秋天,通过吃梨子能更好的滋润肺部。对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润肺非常好,因肺热导致的肺部损伤,通过吃梨子都能有效缓解。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将其和冰糖一起熬煮,效果也非常好。

萝卜

在中医看来,吃白色的食物对润肤、护肺会更好,萝卜就是较好的一种,有小人参美誉的萝卜,可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其归肺经、脾经,具有下气、消食的功效,对治疗肺热非常好。

银耳

白色的食物能润肺,除了萝卜外,吃银耳也是好的,银耳中的氨基酸较多,具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对滋阴润肺非常好,不妨多吃点银耳汤。

黄芪

更多的时候,会想到吃黄芪能补气升阳、生津养血,其实吃黄芪对肺部保健也是好的。

特别是对于补肺虚之气,效果会更好,在中医看来,肺气较弱会导致人们患上感冒,通过吃黄芪能进行补气,特别是补肺气效果更佳。

枇杷

咳嗽加重时,还有一些人会想着吃枇杷保健,枇杷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对缓解肺萎效果更好。

养肺的食疗方法

1、沙参玉竹老鸭汤

选用老鸭一只(注意,一定要选用老鸭),去毛脏,洗净。再选用沙参和玉竹各30到50克,一起放入瓦锅内,文火煲1个小时以上,调味即可。能够治疗肺燥、干咳等,对病后体虚,津亏肠燥等引起的便秘等亦有效。还是一道非常具有滋补性的食谱。

2、百合蜂蜜汤

与蜂蜜30克一起煎汤,每日一次服用,可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3、杏仁炖雪梨

去皮打碎,雪梨1只洗净去皮切片,同放入碗内,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置锅内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1次,连服3~5天。

对肺好的中药偏方大全有哪些

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款冬花常经蜜炙之后使用,称为炙冬花,以增强润肺止咳平喘作用。临床上冬花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如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药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与麻黄、杏仁、苏子为伍,称款冬定喘汤,治痰嗽哮喘遇冷即发之症,疗效颇佳。

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沙参、麦冬各15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沙参、麦冬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用此汁液与大米共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具有益气养阴、润肺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

桔梗

桔梗性味苦、辛、微温,能促进支气管分泌,具有止咳化痰、宣肺排脓的功效。用于肺痈胸痛、咳痰脓血、痰黄腥臭等证,有排脓之效。

桔梗10克,大米100克。将桔梗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即成,每日1剂。可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或干咳难咯等。

石斛

石斛味甘,微寒,能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退翳,对秋燥伴有近视、远视、轻度白内障者尤为适宜。可取石斛(6-12克)与菊花适量同煎代茶饮,有较好的明目润燥功效。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将石斛先煎30分钟,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钟。

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养肺的食疗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养肺的方法还是蛮多的,我们可以试试以上文章介绍的内容,希望以上介绍的养肺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养生,也希望以上方法能帮到大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