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忠告:容易患糖尿病的人,睡前常有这3种习惯,你中了几个?

发布于 2025/04/15 07:08

凌晨一点,手机屏幕的蓝光映照在脸上,你刷着短视频停不下来;深夜加班后,一碗热腾腾的泡面成了标配;周末熬夜追剧,零食饮料不离手...这些看似平常的睡前习惯,可能正在为糖尿病埋下隐患。

1.深夜进食成瘾

晚上10点后的进食行为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胰岛素敏感性。高糖高脂的夜宵让胰腺加班加点工作,长期超负荷运转可能导致功能衰退。更糟糕的是,夜间新陈代谢速度减慢,多余热量更容易转化为脂肪堆积。

2.蓝光暴露时间过长

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不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连续几天睡眠不足就可能影响血糖代谢。而且熬夜时更容易产生饥饿感,诱发不必要的进食。

3.睡前情绪波动大

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刺激皮质醇分泌,这种"压力激素"会升高血糖水平。很多人习惯睡前处理工作或思考烦心事,这种状态会持续影响整夜的血糖调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发展为慢性压力,进一步损害代谢功能。

改变从今晚开始

1、设定"饮食宵禁"时间,晚餐后不再进食,实在饿可以喝杯温热的无糖豆浆

2、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调暗卧室灯光,培养睡前阅读习惯

3、建立舒缓的睡前仪式,如冥想、深呼吸或温水泡脚,帮助身心放松

4、保持规律作息,尽量在固定时间入睡,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

糖尿病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调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睡前习惯,可能是守护血糖健康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今晚就试试关掉手机,早点休息吧,你的身体会感谢这个决定。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