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教育从娃娃抓起

发布于 2018/06/05 11:37 生命时报

不久前,媒体上一则新闻引发不少人关注。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2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吃苦课”,寒风中徒步七小时,在仓库里打地铺睡觉,洗澡只能用冷水。

据悉,该校外实践活动始于1990年,已坚持28年。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再加上独生子女等因素,绝大多数孩子没受过这种苦。武汉这所中学能将“吃苦课”坚持几十年,成为一种保留至今的传统,实属不易。更不容易的是,“吃苦课”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不以为苦,甘之如饴。在我看来,学校开设“吃苦课”非常必要。因为这样的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吃苦意识、锻炼了他们的适应能力,也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自食其力带来了帮助。“吃苦课”虽好,但也只是一门课。学会吃苦对所有人来说,都应该是人生的必修课。“吃苦课”更多的是起到引导作用,真正的“吃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适应环境、引导他们主动面对困难、挑战困难,才是“吃苦课”的最终目标。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吃苦教育”,并采取学校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相对而言,中国的家长似乎更热衷于给孩子报英语班、奥数班,功利性、目的性较强。殊不知,适应环境、学会吃苦是培养健全人格和基本生存能力所不可或缺的。人必须先吃苦才能成长,吃苦须趁早。性格决定命运,养成好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习惯会终身受益,比学习某种具体技能更重要,也更迫切。

而学前时期,是培养性格的最重要阶段。我认为,“吃苦教育从娃娃抓起”应成为社会的共识。年轻人千万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做到这点,除了孩子自身努力,还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的引导,以及全社会教育理念的转变。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