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与肺大疱是两种不同的肺部病变,主要区别在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1、病理改变:
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永久性扩张伴肺泡壁破坏,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肺大疱则是局部肺泡异常膨胀形成的含气囊腔,壁薄且无肺实质结构,多继发于肺气肿或肺部感染。
2、发病机制:
肺气肿主要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或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导致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肺大疱多因肺泡壁结构薄弱破裂后融合形成,常见于肺气肿患者或自发性气胸病史者。
3、影像学表现:
肺气肿在CT上表现为弥漫性低密度区伴血管纹理稀疏,肺大疱则为边界清晰的薄壁无肺纹理透亮区,直径超过1厘米。两者可同时存在,但肺大疱更易在胸片上形成明确占位影。
4、临床症状:
肺气肿患者以渐进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主,肺功能显示气流受限。肺大疱早期常无症状,巨大肺大疱可压迫正常肺组织导致呼吸受限,突发破裂会引起自发性气胸。
5、治疗原则:
肺气肿需长期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沙美特罗联合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肺大疱无症状时观察即可,反复气胸或巨大肺大疱需胸腔镜手术切除,常用术式包括肺大疱缝扎术或肺楔形切除术。
建议患者戒烟并避免呼吸道感染,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变进展,出现突发胸痛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就医。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维持正常体重减轻呼吸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