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肾衰竭怎么治疗 治疗肾衰竭3原则要牢记
发布于 2025/05/06 11:59
发布于 2025/05/06 11:59
早期肾衰竭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等方式干预,治疗需遵循延缓进展、保护残余肾功能、防治并发症三大原则。
1、控制基础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是肾衰竭主要诱因,需将血糖控制在空腹6-7毫摩尔每升,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必要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干预。
2、调整饮食结构: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每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3-4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
3、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碳酸钙调节钙磷代谢,利尿剂改善水钠潴留。需注意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禁用,抗生素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指标。
4、透析治疗: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时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腹膜透析每日交换4次。透析可清除体内代谢废物,但需严格管理导管感染风险,配合铁剂及维生素D3补充治疗。
5、肾移植评估:
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评估移植指征,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后5年存活率达90%。术前需进行HLA配型及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及移植肾功能。
肾衰竭患者需保持每日尿量记录,每周测量体重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及感染。饮食建议采用麦淀粉替代部分主食,烹饪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每日补充维生素B族及叶酸。定期复查血红蛋白、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出现水肿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上一篇 : 子宫HPV值阳性是什么意思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