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鸭血的功效及做法介绍

发布于 2018/08/13 13:19 复禾健康

中国人有食用动物血的习惯,鸡血、鸭血、猪血等等都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只是这些动物血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就拿鸭血来说吧,处理也是十分复杂的。那么,究竟鸭血怎么处理呢?鸭血都有哪些做法都有什么功效作用呢?今天一起来了解下。

鸭血怎么处理

鸭肉温补作用很强,适合一年四季食用,也是一般人都可以食用的,鸭血作食用也价值也不低,可是鸭血要怎么处理呢?这还真不是一件易事啊!

现在人已经很少自己杀鸭了,一般都是市场上买现成的人家杀好的,回来清洗干净后就可以直接烹调食用了。可是要买到新鲜的鸭血太难了,除非让杀鸭的人给你留着,不然的话很难买到真的新鲜的鸭血。

处理新鲜的鸭血,可以先放点盐在大碗里,加点开水将盐溶解,然后把鸭血放进碗里,再用80到90度的水往碗里冲,边冲边搅拌,水和血的比例是3比1左右,搅拌后就放好让它静止,变凉后就会自然凝固了。凝固以后的鸭血,就可以作各种烹调方法食用了。

鸭血的处理方法其实也不太难,只是要找到新鲜的鸭血作为前提就好处理了。

鸭血的做法大全

处理好的鸭血可以制作成各种美味佳肴,而且营养价值也不低,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做法。

鸭血粉丝

材料:鸭血一块,鸭肠,鸭心,鸭肝,各少许,龙口粉丝一包,香菜,老卤[超市里有卖的]

做法:

1、把鸭血切成丁,把鸭的肠心肝洗干净,用老卤把鸭肠,鸭心,鸭肝卤一小时。粉丝泡开。

2、用沸水把鸭血,鸭肠,鸭心,鸭肝,烫熟。

3、在碗里直接放泡好的粉丝,烫好的原料。

4、冲入汤,撒香菜就行了。

酸菜鸭血

原料:鸭血、酸菜、野山椒。

制法:用葱油将酸菜、野山椒炒上味,加泡菜汁下鸭血小火烧入味,勾芡即成。

韭黄炒鸭血

原料:

韭黄200克,熟肥肠1/4根,鸭血1块,酸菜1/4片,姜3片,辣椒1个,蒜末少许。

A:辣豆瓣酱1大匙。

B:酱油、米酒各1/2小匙,花椒粉、糖各1/4小匙,香油1大匙,鸡精、胡椒粉、醋少许。

制法:

1、熟肥肠、鸭血切条状;韭黄洗净切段;酸菜、辣椒、姜片均切丝。

2、热油2大匙爆香酸菜丝、姜丝、辣椒丝、蒜末及调味料A,爆炒至辣豆瓣酱变得鲜红时放入肥肠、鸭血及调味料B拌炒。

3、待汤汁快收干时,下淀粉勾芡,再放入韭黄快速拌炒均匀即可。

鸭血的功效作用

有很多人觉得动物血不太干净,或者觉得血腥恶心的,所以会扔掉,这样太浪费了,要知道,鸭血的营养价值可高着呢,一起看看鸭血的功效作用。

鸭血富含铁、钙等各种矿物质,营养丰富。鸭血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所含的红细胞素含量也较高,还含有微量元素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这些都是人体造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鸭血性味咸凉,有补血和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用于失血血虚或妇女性经潮热,及小儿白痢似鱼冻者,可冲入热酒服;又用于血热上冲,中风眩晕或药物中毒,可取鲜血趁热饮用,也可以防治消化道肿瘤。

了解了鸭血这么多的功效与作用后,你是不是也后悔当初不该把这营养价值高的鸭血给倒掉了吧?下次再有新鲜的鸭血,记住要处理好,功效可强着呢!

鸭血的宜忌人群

鸭血虽然营养价值高,功效作用强,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食用的,鸭血也有宜忌人群的呢?看看你自己是否适合食用鸭血吧。

1、一般人都均可食用。

2、贫血患者、老人、妇女和从事粉尘、纺织、环卫、采掘等工作的人尤其应该常吃。

3、高胆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少食;平素脾阳不振,寒湿泻痢之人忌食。

4、可用于失血血虚或妇女性经潮热,及小儿白痢似鱼冻者。

5、用于血热上冲,中风眩晕或药物中毒时,可取鲜血趁热饮用。

6、可以防治消化道肿瘤,每次可服1~2杯。

可见,鸭血的作用太大了,食疗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在食用鸭血之前,你也对比一下自身的体质,看看自己是否适合食用啊,可千万不要浪费了!

鸭血怎么辨别真假

人们的造假能力太强了,基本上什么东西都有假的,就连鸭血也不放过。假鸭血自然没有真鸭血的功效与作用,那么,究竟鸭血怎么辨别真假呢?

1、选购鸭血的时候首先看颜色,真鸭血呈暗红色,而假鸭血则一般呈咖啡色。

2、真鸭血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高温脱气脱味处理,没有血腥味,而是飘着一股鸭香。

3、假的鸭血掰开以后里面有蜂窝状气孔,往往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淀粉和其他的一些化学品,所以一般有韧性,可以拉伸。真鸭血则比较脆。

4、真鸭血细腻而嫩滑,筷子夹了易碎,而假鸭血相对粗糙,筷子夹了不碎.

5、用餐巾纸把一块鸭血的水吸干之后,如果它变得类似橡皮泥一样非常有韧性,就是假鸭血。

6、真鸭血与假鸭血比,颜色暗、弹性好,而且有一股较浓的腥味。总体来说,假鸭血具有胶质感,不易拉断,色泽类似于红砖色,并且横断面大多有蜂窝形小孔;而真鸭血呈暗红色,有稀疏小孔,且极易碎裂。

不要老是觉得人们的造假能力太强了,所以认为基本上什么东西都有假的,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都很好辨认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