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怎么产生的?

发布于 2018/08/24 15:58 复禾健康

急性肾功能衰竭怎么产生的?一定有很多患者都想要知道,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原因,其中常见的可能就是脱水、出血、各种休克和心力衰竭等。由于脱水或失血引起的肾前性氮质血症可以通过简单的扩容来治疗,而往往在应激状态下,当细胞外液容量大量膨胀,如在肝衰竭、肾病综合征和心衰时,可能因为动脉充盈不足而引发肾前性氮质血症。与心衰有关的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则需要注意利尿药的用量、心脏负荷的降低以及血管收缩药物的注射,从而改善肾脏灌注压。

当和肝衰竭相关的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时则特别难治,如过于积极使用利尿药,则非常容易产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或肝肾综合征(HRS)。肝肾综合征是肾前性氮质血症中特别严重的情况,此时肾脏血管的收缩及通过扩容引起心脏充盈都无法逆转,但是这种血管收缩可通过将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肾脏移植到一个肝功能良好的患者身上而得以逆转,肝肾综合征也可以通过肝移植而得到逆转,所以,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急性肾衰竭如何预防

1、五谷杂粮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饮食接近高胆固醇、高蛋白、高糖分的三高状态。人们更是对一些油炸食品、糕点等特别偏爱,殊不知这种饮食方式更易导致疾病的发生。预防急性肾衰要一日三餐清淡为主,多吃一些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无需摄入过量的蛋白质。余惠民主任强调,五谷杂粮健康。

2、不可小视健康检查有些肾脏疾病是有遗传性的,如先天性肾病综合症、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因此有肾病家族史的人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另外,慢性肾脏病发病隐匿,公众也要重视体格检查,加强肾脏疾病的预防保健,以免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3、水是健康之本饮水少、尿排泄量少的群体高发尿道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水是健康之本,摄入充足水分,可预防肾结石。肾结石可诱发一系列的肾功能障碍,终导致肾功能衰退。

急性肾衰竭如何治疗

1、维持体液平衡

在少尿期,患者容易出现水负荷过多,极易导致肺水肿。严重者还可出现脑水肿。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重、血压和心肺症状与体征变化,严格计算患者24小时液体出入量。补液时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每日补液量=显性失液量+不显性失液量-内生水量。如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则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2、纠正高钾血症

当血钾超过6.0mmol/L,应密切检测心率和心电图,并紧急处理: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注;11.2%乳酸钠静脉注射,伴代谢性酸中毒者可给5%的碳酸氢钠静脉滴注;25%葡萄糖200ml加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应用口服降钾树脂类药物或呋塞米等排钾利尿剂促进尿钾排泄。如以上措施无效,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如HCO3-低于15mmol/L,可根据情况选用5%碳酸氢钠静脉点滴,对于严重酸中毒患者,应立即开始透析治疗。

点击展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