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大姐突发脑卒中离世,医生提醒:冬天再冷,也不要做这4件事!

发布于 2025/11/26 06:43

寒风呼啸的冬日清晨,小区里晨练的大爷大妈们裹得严严实实,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成霜。突然听到邻居王姐突发脑卒中送医不治的消息,整个社区都笼罩在错愕中——明明昨天还看见她精神抖擞地跳广场舞啊!冬季确实是脑卒中的高发季,但很多人不知道,有些看似保暖的行为,反而在悄悄给血管"埋雷"。

一、晨练太早等于给血管上刑

1.冬季清晨5-6点是一天中血压波动最剧烈的时间段,低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加剧,中老年人此时运动容易诱发血管痉挛。北京某三甲医院数据显示,冬季清晨脑梗发病率比其他时段高出37%。

2.建议将锻炼时间推迟到上午9点后,太阳升起气温回升时。如果非要晨练,务必做好头部和颈部保暖,戴好围巾和帽子再出门。

二、泡温泉超过15分钟很危险

1.温泉池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快速血管扩张会导致血液重新分配。55岁后血管弹性下降,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刺激可能诱发脑部供血不足。

2.正确做法是先泡脚5分钟适应温度,入水后保持胸部以下浸泡,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最好选择足浴替代全身浸泡。

三、喝酒暖身纯属致.命错觉

1.酒精带来的温暖感其实是毛细血管扩张造成的热量流失,饮酒后30分钟核心体温反而会下降0.5-1℃。东北地区冬季因饮酒诱发脑卒中的病例占全年总量的43%。

2.真正有效的保暖方式是喝姜枣茶或桂圆红枣茶,这些食材含有的挥发性物质能促进微循环,且不会造成血压波动。

四、紧闭门窗睡觉藏隐患

1.整夜不开窗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血液黏稠度增加。凌晨3-5点本就是脑梗高发时段,缺氧环境会让风险成倍增加。

2.建议睡前将窗户开5厘米缝隙,或安装新风系统。怕冷的话可以在床边挂个保暖帘,既保证通风又不会让冷风直吹。

这个冬天,别让这些看似贴心的保暖习惯成为健康杀手。中老年朋友尤其要注意,血管就像老化的橡皮管,经不起突然的温度变化和过度刺激。从明天开始,试试把晨练时间调晚半小时,睡前记得开条窗缝,小小的改变可能就躲过了藏在寒冬里的健康陷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