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牙材质主要有二氧化锆全瓷、玻璃陶瓷全瓷、氧化铝全瓷、树脂陶瓷复合全瓷、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全瓷五种类型。
1、二氧化锆全瓷:
二氧化锆全瓷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合后牙修复。其透光性接近天然牙,生物相容性良好,不易引起牙龈过敏或金属离子析出。制作工艺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切削技术,精度较高。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低温老化现象,需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
2、玻璃陶瓷全瓷:
玻璃陶瓷全瓷牙美学效果优异,透光性与天然牙釉质相近,适合前牙美学修复。材料硬度适中,对颌牙磨损较小。但抗弯强度相对较低,不适合跨度较大的桥体修复。常见类型包括白榴石增强型和云母基玻璃陶瓷。
3、氧化铝全瓷:
氧化铝全瓷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折强度高于普通玻璃陶瓷。材料呈半透明状,可通过饰面瓷修饰达到自然效果。多用于单冠或短桥修复,需注意饰面瓷可能存在剥脱风险。制作时需严格控制烧结温度曲线。
4、树脂陶瓷复合全瓷:
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结合了陶瓷填料和树脂基质,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能缓冲咬合力。临床操作可进行口内直接修补,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老化变色。适用于临时修复体或对金属过敏患者的过渡性修复。
5、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通过热压铸造工艺成型,兼具良好强度和透光性。晶体结构致密,边缘适合性优异,适合贴面及嵌体修复。材料可进行酸蚀处理增强粘结强度,但需要特殊的结晶化热处理程序。
选择全瓷牙材质需综合考虑修复位置、咬合力需求及美学要求。前牙区优先考虑透光性好的玻璃陶瓷类,后牙区建议选择强度高的二氧化锆。日常护理应使用软毛牙刷和非研磨性牙膏,避免咬硬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及时发现修复体边缘微渗漏或继发龋等问题。修复后出现持续敏感或松动需及时复诊,专业洁牙时需告知医生存在全瓷修复体以避免器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