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椎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神经功能障碍、头部姿势异常及伴随症状。
1、颈部疼痛:
枢椎骨折患者常出现颈部剧烈疼痛,疼痛部位集中于颈椎上段,可能向枕部或肩部放射。疼痛在头部转动或低头时加剧,部分患者描述为“撕裂样”痛感。体检时可发现颈椎棘突压痛明显,局部肌肉痉挛。早期易被误诊为普通颈部扭伤,需结合影像学检查鉴别。
2、活动受限:
患者头部旋转和前屈后伸功能显著受限,表现为强迫性头位,常需用手托扶头部。严重者可能出现“点头”征——尝试低头时因疼痛突然中断动作。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拒绝头部活动,成人则多采取保护性姿势。这种机械性障碍与骨折造成的椎体稳定性丧失直接相关。
3、神经功能障碍:
当骨折累及椎管或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出现上肢麻木、肌力下降等神经症状。典型表现为枕大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等脊髓损伤征象。约30%患者伴随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需紧急评估脊髓压迫风险。
4、头部姿势异常:
特征性表现为头部前倾伴下颌微抬的“军事礼”姿势,常见于枢椎椎弓根骨折(Hangman骨折)。部分患者因颈部肌肉代偿性收缩出现斜颈外观。这种体位改变是为减轻骨折端对脊髓的压迫,属于机体自我保护机制。
5、伴随症状:
可能合并头痛、眩晕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或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咽喉部刺激表现。高能量损伤患者常伴多发伤,如颌面部骨折、颅脑损伤等。老年患者低能量损伤后可能出现延迟性神经症状,需动态观察。
枢椎骨折急性期需严格颈部制动,使用颈托固定避免二次损伤。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颈部等长收缩训练,如双手交叉置于前额做抗阻力低头动作。饮食应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饮用300毫升牛奶,适量食用豆制品、深绿色蔬菜。避免剧烈转头、突然起坐等动作,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颈椎支撑枕。若出现进行性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需立即就医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