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可能由高嘌呤饮食、酒精摄入过量、肥胖、肾脏排泄障碍、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高嘌呤饮食:
长期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嘌呤在体内代谢为尿酸,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时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诱发痛风发作。减少红肉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2、酒精摄入过量:
酒精代谢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同时啤酒中的鸟苷酸会转化为尿酸。每日酒精摄入超过30克可使痛风风险增加1.5倍。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3、肥胖:
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会促进尿酸生成,内脏脂肪过多还会影响肾脏尿酸排泄。体重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痛风风险上升5%。通过控制总热量、增加有氧运动可有效减轻体重。
4、肾脏排泄障碍:
慢性肾病、高血压等疾病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酸排泄减少。约90%原发性痛风患者存在肾脏尿酸排泄功能缺陷。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有助于保护肾功能。
5、遗传因素:
ABCG2、SLC2A9等基因突变会影响尿酸转运蛋白功能,使尿酸排泄减少。有家族史者痛风发病风险增加2-3倍。建议直系亲属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
痛风患者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选择低升糖指数主食控制胰岛素抵抗。可适量食用樱桃、芹菜等具有促尿酸排泄作用的食物,注意关节保暖避免温度过低诱发结晶沉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严格监测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