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发布于 2018/10/08 11:21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武警特警学院讲师余淑君


小杨自诩为有自知之明的人,觉得“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在小杨的自我认知中,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下班按时回家,是“好男人”的典范。但从妻子的角度看,小杨除了按时回家,不在外鬼混之外,基本不承担家务,和家人交流很少,带孩子超过半个小时就会焦躁不安,对双方老人也非常冷淡,根本和“好男人”不沾边。

我们都以为自己是最了解“我”的人,但其实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存在很多偏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艾米丽·普罗宁将这种认识偏差称为“内省幻觉”。如中国的古话:“智者不能自见其面,勇者不能自举其身。”心理学从各种角度印证了这句话的智慧。

干扰人们了解真实自我的第一个偏差是“自我认知扭曲”。很多情况下,我们审视自己的方式是扭曲的,我们所做和所想常常南辕北辙。比如,许多人自诩为善良有爱心,但真的在寒冬腊月遇见街边乞丐,并没有多大意愿施舍给予,并且在心里安慰自己“他不是真的乞丐”。但这个人在评价自我时还会觉得自己“善良”。

人难以真正认识自己的另一心理效应是“自我防卫倾向”。面临指责、打击和自己犯下的过错时,人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在潜意识状态下用各种方式加以防御。比如将责任推给别人,觉得任何人在当时情况下都会犯错,拒绝面对等。这会使人更加看不清自己。

在认识自我过程中,还有人会倾向于高估自己。秦始皇觉着自己会长生不老、拿破仑觉着自己可以一统世界,都是典型的自恋者。也有人会倾向于贬低自己,因为在成长经历中承受和认同了太多来自父母的批评、否认、忽视和情感剥夺,这些人慢慢接受了父母对自己的不好而讨厌自己。不论哪种情况,都远离了对真实自我的客观认知。

除此之外,生活在社会中,大多数人会有“印象整饬”的需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倾向于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在中国人情社会中,这种重面子的心理尤其重。有的人会花远超自己收入的钱买名牌衣服包包,只是为了在外人面前显得有面子。这种虚假的“靓丽”又使得人们远离真实自我。

“认识你自己”是一生的课题。这需要我们对妨碍清醒认识自我的偏差保持觉察和警醒。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良师益友在个人成长和认识自我方面的作用,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包容,对被我们忽视的缺点的提醒,以及长久相处带来的精神滋养,都有助于我们认识和发展自我,可以说他们是我们最好的镜子。

另外,时时自我反省同样重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不只是圣贤的心迹,也是指引我们在喧嚣躁动的现代社会中保持内心清明、避免随波逐流和自我迷失的不二法门。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