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因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以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粪口传播。
1、柯萨奇病毒A16型:
柯萨奇病毒A16型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口腔分泌物、疱疹液以及粪便中均含有病毒,易通过接触污染物品或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该病毒引起的症状相对较轻,多数患者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伴有低热。
2、肠道病毒71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因。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较强。感染后除典型疱疹症状外,还可能引发脑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
3、其他肠道病毒感染:
除上述两种主要病毒外,其他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6、A10等也可引起手足口病。这些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易流行。感染后症状与典型手足口病相似,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典型皮疹分布。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儿童玩具和常用物品。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患儿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重症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