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嗳气、食欲减退四种典型症状。该疾病症状发展通常呈现从轻度消化不良到持续性不适的渐进过程。
1、上腹隐痛:
剑突下或左上腹出现间歇性钝痛是早期常见表现,疼痛与进食存在相关性,多因胃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所致。部分患者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食后暂时缓解,这种节律性疼痛需与十二指肠溃疡鉴别。疼痛程度受饮食辛辣程度、精神紧张度等因素影响。
2、餐后饱胀:
胃排空功能障碍导致进食后上腹压迫感,常伴有早饱现象。胃窦部炎症会影响胃蠕动节律,使食物滞留时间延长。症状在摄入油腻食物后尤为明显,平卧位可能加重不适感,适当活动有助于缓解。
3、反酸嗳气:
胃酸分泌异常与贲门松弛共同作用下,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的表现。嗳气频繁可能与吞咽空气过多或胃内产气增加有关,夜间卧位时反酸症状可能加剧,长期反复发作需警惕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
4、食欲减退:
慢性炎症影响胃分泌功能导致消化液减少,伴随味觉异常和进食欲望下降。部分患者出现闻到油烟味即感恶心的嗅觉敏感现象,体重可能因此缓慢下降。需注意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厌食进行区分。
建议日常采用少食多餐原则,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粥、蒸蛋羹等,避免腌制食品和酒精刺激。烹饪方式以炖煮为主,减少煎炸。餐后适度散步促进胃肠蠕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黏膜修复。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需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