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降不下来是什么原因?

发布于 2018/11/08 13:11 复禾健康

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降不下来是什么原因?我们也许总是会听见身边有人说自己的肾脏出现问题了,有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肾炎等等。肾病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通常会发现有血尿、蛋白尿甚至管型尿。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尿蛋白几个+号是病情进展的直接提示。如果尿蛋白+号变少,是病情好转,治疗有效的提示,如果尿蛋白+号增加,提示肾功能进行性恶化。为什么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总是降不下来呢?

肾脏由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组成,人体的血液每天都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膜滤过,血液中的水、电解质和代谢废物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出的绝大部分水分和部分电解质再经过肾小管回吸收,剩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就形成了尿液被排出。血液中部分小分子蛋白质也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出,但又被肾小管完全回吸收,所以尿中测不到蛋白质,尿蛋白阴性。

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时,大量的蛋白质从血液中滤出,超出了肾小管的回吸收能力,蛋白质就随尿排出,形成蛋白尿。另外,如果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患者的肾小管受损,无法将正常滤出的蛋白质回吸收时,也会形成蛋白尿。肾小球受损导致的蛋白尿比较严重,而肾小管受损导致的蛋白尿比较轻微。但是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的越多,肾小管的负担就越重,大量的蛋白质会导致肾小管坏死。

所以说,蛋白尿是肾小球损伤的结果,同时又是肾小管损伤的原因。一旦出现蛋白尿就需要引起重视,积极进行治疗,防止导致肾小管的不可逆损伤。

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降不下来是什么原因?由此看,肾病患者因为肾小球损伤或者是肾小管损坏,都会影响蛋白质的重吸收,而这些部位的损伤通常都是不可逆的,所以得了肾病,尿蛋白往往都会是阳性的,只是病情不同,发病部位不同,尿蛋白的+号多少不一样罢了。

点击展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